今天我们有位学生忽然失踪了。
到了上课的时间,人没来,电话不接,微信也不回。
父母和老师都联系不上他。过了好久,他爸爸才来和我们说,老师不好意思,他一个人住,睡过头了。
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样玩失踪了。
我还记得,第一次和他沟通,他就问我,老师,我不想出国,我就不能一直呆在家里吗?
现在的孩子发育得都不错。高一的他已经有一米八的个子,但是当他告诉我,他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也要一辈子呆在父母身边,我就觉得,这孩子的教育,任重而道远啊。
没有目标和理想的孩子,往往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要么叛逆,要么动力不足,要么吃不了苦,要么娇横。
但这些都不是孩子们的错。孩子能否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目标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,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。在这过程当中,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,要身教不能说教,要感染不能强加,要提供给他们选择,而不能硬性指派。这些,都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责任啊。
所以为什么强调孩子要有目标性和导向性?因为这其实是我们的儿童教育四维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维:生活和生涯能力。
这就像平时我和小琦常常讨论,我会问她,小琦,你是小海豹吗?
她说,不是,我是小公主。
我说,好的小公主,那你要做勤快的香小公主,还是懒洋洋的臭臭公主呀?
她说,当然是香小公主啦,我会自己起床,自己刷牙,自己穿衣服。
让我惊喜的事,她也真的会去按自己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
我不用去恐吓她,告诉她不起床就会挨揍,不刷牙就会有蛀牙。
因为她自己希望去做这件事儿,自己就有动力。
又像我们教孩子们编程,首先要定的就是程序目标。比如我们编一个程序要做个小车,那么首先就要给孩子们说:
咱们要做个会左转的车,还是右转的车呀?
如果要小车运动起来,那么我们要让它怎么运动起来呢?
然后我们再来慢慢画出流程图来:
就像这个流程图,我们一步步地根据目标,把一件事儿的前后步骤分析清楚。
而希望让小车动起来的这个目标,将会让孩子在编程过程当中十分专注,不会被其他事情分心。
在孩子们之后的人生当中,我们也就可以这样和孩子一起在大事儿和小事儿当中去提供选择,探讨目标,分析步骤,完成流程图。
当然,孩子太小的时候,咱们就先用讨论和画画的形式来就好。讲故事也可以。
哪怕她说以后想当个宇航员,做个像杰克那样的怪物猎人,成为摘下星星的公主,都可以。
我们可以就着这些讨论,接着来画出接下来的图。
这也是编程思维给我带来的启发:
少年当立志。志向,是自己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和目标。
请一定给孩子们机会、平台和视野,陪着他们,而不是代替他们,去给自己定义目标。
而他们,一定也会给咱们惊喜。
|